2025年4月8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主办的法律实务系列讲堂第六十期“中国仲裁的国际化之路:实务与案例分享”在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0413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知识管理高级主管林晨曦先生担任主讲人,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刘静坤教授主持,学院2024级国际仲裁班全体同学及三位法律实务从业者参加。
林晨曦先生首先结合具体案例为同学们介绍了国际案件处理实务,分享了中国仲裁机构在处理国际案件时积极与国际接轨,为国内外当事人提供一流争议解决服务的探索和努力,具体介绍了国际案件认定标准、仲裁地、仲裁语言、案件程序管理、临时措施与紧急仲裁员等国际案件的重要知识点。他认为,精准区分国际案件和国内案件对于国内仲裁机构更好区分不同市场需求,提升案件管理精细度,为不同当事人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及助力国际仲裁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讲座后半程围绕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展开,详细介绍了各地区在加强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努力特别是北京市在打造服务于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进展。林晨曦先生认为,国际仲裁中心不仅是营商环境的“风向标”,更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法科学子应当抓住当前建设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所带来的基于,关注国际规则衔接与本土实践创新,提升国际化水平和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升专业能力。
讲座最后,刘静坤教授总结指出,中国仲裁国际化既是制度创新的命题,也是法律人能力升级的契机。本次讲座通过“案例解剖+政策解读”的双重视角,为法科学子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维框架。
文字:何婉华
图片:何婉华
编辑:李欣月
初审:吴荻
终审: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