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同学们明确未来两年研究生学业阶段的重点任务,科学合理规划校内外导师选择、专业实习与学位论文撰写等核心环节,2025年4月14日上午,法律学院特意为2024级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班研究生开设了选导、专业实习、学位论文指导课。指导课由法律学院主管副院长刘智慧教授、教科办黄晓慧老师、张欣欣老师主讲,2024级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班研究生参加,教科办主任黄晓慧老师主持。
张欣欣老师首先介绍了校内导师双选的时间安排、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并详尽说明了学位论文撰写的各个阶段及具体要求,包括选题、开题、初稿写作、预答辩及终稿提交等环节。老师特别强调学术规范与诚信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尽早与导师建立良好沟通机制,合理安排时间,有条不紊地推进论文写作进程。
黄晓慧老师围绕实习实践、校外导师及重要培养节点讲解。她系统梳理了从第三学期到第六学期的核心任务,引导大家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职业规划与研究兴趣,综合统筹课程学习、实习实践与学位论文写作,避免因规划不当影响毕业进程。她指出,为保证“双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校外导师的互选工作将在同学们的校内导师确定后开展,以确保同学的两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真正实现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的目标。黄晓慧老师还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专业实习的具体要求、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的情况、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的区别以及后续实习安排等情况。
最后,刘智慧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她强调,接下来的两年是研究生学业阶段的关键时期,校内导师的选择、实习实践以及论文写作均至关重要,会对同学们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她提出两点重要建议:一是在校内导师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个人研究方向与导师学术专长的匹配性;二是在实习中要立足实际,兼顾个人兴趣、社会需求与自己的职业规划。她希望同学们增强时间管理意识,强化目标导向,科学规划研究生学业阶段的各项任务。她着重提醒,研究生阶段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任何阶段的延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毕业进程与未来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出现不能按期毕业的后果,希望同学们务必未雨绸缪、早做规划,确保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序推进。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专业实习、导师等方面积极提问,教科办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本次指导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字:李润璇
图片:李润璇
编辑:李欣月
初审:吴荻
终审: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