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能作为教师代表站在这里,看着你们身着学位服的模样,我的心中充满骄傲。在此,我谨代表法律学院全体老师,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5届毕业生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不仅是为了见证学业的圆满,也是见证你们迈向新的人生旅程。你们的身份不再是法大学生,而是法律实践者。你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个被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重新定义的世界图景,也就是乌卡时代。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坐标上,我们目睹着: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社会根基,地缘博弈持续冲击国际秩序,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在这个规则重构的时代,法律——这个维系文明社会的基石,正迎来其最严峻的考验。作为即将投身法治建设的法律人,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个时代?我个人的理解是:在混沌中坚守法治信仰,在变革中锚定专业精神——做这个不确定时代里最确定的法律人!"
一、何为“确定的法律人”?
这里所说的'确定',绝非墨守成规的固执,而是对法律人核心品格的永恒坚守。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法家巨著《管子·明法解》就给出了跨越时空的答案:'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这启示我们:纵使时代风云变幻,法律人的根本使命始终如一——守护正义、捍卫权利、促进秩序。我想法律人的“确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价值观的确定性
法律是公平正义的艺术。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法律是公正与善良的艺术。” 在技术革新与社会变革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法律人更需坚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底线。
第二个是专业能力的确定性
法律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科学。在人工智能可生成法律文书、区块链可执行智能合约的今天,有人预言“律师将被取代”。但真正的法律人不会被淘汰,因为我们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法律解释的艺术、价值衡量的智慧。例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法律人需要从技术逻辑中提炼法律事实,在伦理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这种能力,是机器无法复制的。
第三个是行动力的确定性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霍姆斯大法官的这句名言提醒我们:法律人不能止步于书斋,而要在实践中推动改变。无论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是捍卫国家在国际经贸中的核心利益,专业行动始终是法律人最有力的职业表达。
二、为何这个时代尤其需要“确定的法律人”?
当下的不确定性,恰恰放大了法律的价值:
在规则失序时,法律人是“锚”
当单边主义的关税壁垒不断蚕食WTO多边贸易体系,当去中心化金融创新持续冲击传统监管框架,国际社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规则重构革命。美国依据"232条款"对全球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直接挑战WTO最惠国待遇原则;而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暴雷事件,则暴露出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对DeFi领域的严重滞后。这些危机正呼唤法律人成为稳定之"锚":以规则重塑秩序,以专业弥合断层。
在认知撕裂时,法律人是“桥”
社交媒体时代,真相正遭遇"碎片化危机"——信息洪流中,事实被切割重组,形成认知"茧房";情绪表达压倒理性,流量凌驾真实。面对这一困境,法律人要做真相的"重构者":以证据规则拼合事实碎片,用程序正义对抗舆论审判,凭专业理性消解信息焦虑。法律人的理性,是消解群体极端化的解毒剂,是认知撕裂的桥梁。
在技术狂飙时,法律人是“刹车”
人工智能能写法律文书,但无法回答“自动驾驶的伦理困境”;大数据能预测犯罪,但无法解决“隐私权与公共安全的边界”。法律人必须成为技术的“立法者”,而非被技术立法。GDPR,个人信息保护法 数据安全法,体现了法律人对数字霸权的回应。
三、如何成为“确定的法律人”?
我希望大家能牢记我们法大的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用专业对抗浮躁
在“快餐式学习”盛行的今天,法律人需要深耕专业领域。人民教育家张晋藩先生,九旬高龄仍笔耕不辍,用毕生精力构建中国法律史体系——真正的专业主义,经得起时间检验。
用同理心对抗冷漠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法律人必须有温度。无论是为弱势群体发声,还是在保障公民权利的过程中,同理心能让法律更具人性光辉。
用勇气对抗投机
当“躺平”成为流行词时,法律人要选择“站起来”。正如纽伦堡审判中的法官杰克逊所言:“法律的胜利,从来不是自动实现的。”从公益诉讼到司法改革,任何司法进步都需要我们法律人拿出勇气。
结语:
同学们,未来的法律世界必然变化,但法律人“追求正义”的初心不会变,“以法律为准绳”的方法论不会变。
在这个不确定的乌卡时代,让我们做确定的法律人——像罗盘确定方向,像灯塔确定光明,像天平确定公正。无论你们将来是法官、律师、学者还是企业家,愿你们始终铭记今日的初心:不为浮华所动,而为公理坚守;不囿于一时得失,而致力于公平正义。
最后,愿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征途上,既能温柔爱己,亦能赤诚爱人,好好生活。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面临各种未知的挑战与困难,但正如新晋漓江文学奖得主刘楚昕在领奖台上分享的那句人生体悟——"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但回头想想,都是传奇。"那些此刻让你辗转反侧的困境,终将成为岁月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印记。母校永远在这里守望着你们的成长,盼你们常回来看看。祝前程似锦,初心如故。
文字:叶凝遥
图片 : 黄子诺
编辑:李欣月
初审:王帅
吴荻
终审: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