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主办的“法律实务系列讲堂”第五十九期在学院路校区图书教学综合楼0413教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是国际仲裁项目实务系列之三,主题为“仲裁协议的制定及立案实务”,特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仲裁员、贸仲国内案件处处长周雯女士担任主讲人,中国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刘静坤教授主持,法律学院2024级国际仲裁班全体同学参与。

周雯女士深耕商事争议解决领域近30年,作为贸仲资深仲裁员及案件管理者,经办、审理仲裁案件数百件,审批立案文件数万件,兼具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中,周雯女士首先回顾了贸仲的设立背景、历史使命、70余年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2024仲裁规则的亮点和创新,如扩大多合同仲裁范围、推行电子文书优先送达、早期驳回程序、第三方资助、紧急仲裁员的运用等,彰显了贸仲仲裁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关于仲裁协议的制定,周雯女士结合相关案例着重讲解了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指出仲裁条款签订时的注意事项,并针对实务问题提出建议:优先采用示范条款,避免表述模糊,确保仲裁条款有效并可供执行;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延误;通过谈判和博弈争取对己方有利的安排,从而实现对争议解决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提前管控的空间和可能。
通过对北京四中院、北京金融法院、无锡中院等法院的典型案例的解析,周雯女士从案例与规则的双重视角向同学们详尽介绍了立案工作中的实务难点,如瑕疵仲裁条款的审查、仲裁条款扩张的多种情形、涉外因素的辨别等。
讲座最后,刘静坤教授总结指出,国际仲裁是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的关键领域,周雯女士的实务经验为师生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宝贵桥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翔实、案例鲜活,对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文字:何婉华
图片:教科办
何婉华
编辑:李欣月
初审:吴荻
终审:梁敏